巨头进军大票零担,看专线如何杀出重围

近期,继规模空前的快运价格战后,安能、顺丰接连发布全新大票零担产品,快运价格战的大火不免燃烧到大票零担领域。众所周知,一直以来,大票零担主要的市场份额属于专线,正是因为数十万专线企业存在,生产端企业能够把订单以较低的物流成本发往各地。当然,大批不规范专线的存在也给了外界一种物流市场“小散乱”的印象。随着疫情危机的影响,以及安能、顺丰等对大票零担市场的渗透,本已日益艰难的专线企业,仿佛又一次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今年以来,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,中小企业和制造商先是复工艰难,复工后订单又锐减,物流作为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受到较大冲击。而对于专线市场,很多专线老板由于势单力薄,利润极低,抗压能力本来就弱,遇到这种情况无异于雪上加霜。专线物流从原始“夫妻档”,到线路做粗成专线公司,再到通过不同模式开启平台组网求生之路,这一路厮杀的过程中,一部分已被淘汰出局,一部分还处于痛苦的模式验证阶段,从物流园区、自由交易平台、干线车队、大车落货、无车承运、物流金融、车后市场等多种商业模式,但却没有一个模式真正成功过。专线平台组网过程艰难自不必多说,那专线组网的未来在哪里?此时的专线物流,不得不思考如何绝处求生。问题来了:专线求生,路在何方?前面我们说过,安能和顺丰等零担快运巨头对大票零担市场的切入,对于专线来说也许是一个转机——那就是加入网络型企业,既能保证自身经营独立性,操作标准和定价权限等前提下,又能提升其前端揽货能力。为什么这样说?
首先,能加入网络型企业进行业务合作,相对保持专线自身独立性,那么就能直接免去组网过程的艰辛历程,也能免去组网过后商业模式的验证痛苦,同时又不会有同线整合时的激烈争夺。其次,专线稀缺的就是前端揽货能力,客户结构单一且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不高,而对于网络型企业来说,这正是他们的强项。除了货物揽收之外,专线还缺少场地、资金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,而这也是网络型企业的优势所在。以江西本土上和物流园为例,园区是江西省赣银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,AAAA级企业,省内大三方排名前列,主要优势就是货源。试想,如果将资金、车量、场地、保险等都开放赋能给专线,那么对于专线的运营能力将会有极大的提升空间。除了在疫情期间专线因复工和货源减少受到的压力外,近几年很多城市的专线受物流园区拆迁的影响也很大,江西南昌洪城大市场的搬迁就是典型。2020江西物流行情也是暗流涌动,政策的导向,市场的变革,让人难以琢磨。而当下,整个行业处于存量整合的阶段,未来的零担市场,尤其是专线市场,要想摆脱困境,在市场上继续占一席之地,专线企业必须转变观念,在保证自己独立性和运营优势的前提下,可以探索与网络合作,背靠大树好乘凉。还是以江西上和物流园举例,一家集省内专线为主、省外专线、落货分拨及大三方为辅的科技型智慧型物流园。上和物流全直达本身自己不做专线,园区专线独立经营,作为一个全新打造的园区,贴心只为专线,致力于帮助专线降本增效,提供优质的货源及配套服务项目,深受市场青睐。6月开园,与洪城搬迁极其吻合,这一点大家也是有目共睹,相信加入是大势所趋。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恒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网络和专线,在经历彼此激烈的厮杀与争夺之后,或许终的走向是融合发展,江西上和全直达愿与专线共生共存齐发展。
